close

IKEA.jpg

一個陰雨的周六早晨,我們計劃去IKEA敦北店吃早餐,它的餐廳假日9點開門,悠閒吃完剛好10點賣場開門就去逛,想要幫女兒買高腳餐椅。

 

早上醒來就發現女兒有點發燒跟咳嗽,37.8°C,但是210 cc的早餐奶還是喝光,並且生龍活虎的看起來不像生病,雨天在家悶一天也是很難捱,所以決定還是照計畫去IKEA。

 

第一次去IKEA吃早餐,才知道原來早餐時段的主餐只有一種,就是一盤炒蛋、火腿、蔬菜跟餐包的組合,只要$49。我超餓的,我們點了兩份主餐,又拿了薯餅、煎餃、豬肉餡餅。取餐的時候我超想拿肉桂捲的,但因為在控制血糖還是忍住了。

 

因為我們9:30就到了,餐廳只坐滿了8成,不像午晚餐時段那樣擁擠。我們找到的位子是3人並肩坐一排,女兒在我跟老公中間,很乖巧地坐在預計今天要買的高腳餐椅上,剛好趁這餐飯試坐一回合。和我們面對面坐著的是一對母子(大概是吧),兒子已經成年了,媽媽則是一位氣質很好的中年婦人,兩人並不多話,只是悠閒地吃著。

 

我們點的三大盤食物攤放在桌上,看了賞心悅目,前一晚就餓著入睡的我非常期待。女兒也很興奮的樣子,對桌上的食物不知如何選擇,一下指麵包一下指煎餃,我又比手畫腳地跟她溝通要餵她吃什麼。

 

最後我把煎餃切了兩小塊叉給她吃,她咬在嘴裡似乎還在思考吃到的東西什麼。老公此時去裝咖啡了,還沒回座位,我正在內心腦補說:我真是一個優雅的媽媽啊~ 女兒長大了我能跟她溝通要吃什麼了真好~ 周末來IKEA早餐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食物好豐富喔~ 小孩不用吃副食品真是好方便啊~

 

就在此刻,悲劇上演了。

 

女兒突然發出作嘔的聲音,突然好像是要咳嗽,但是咳不出來,乾嘔了兩聲之後,她吐了!!!!!!! 突然噴射一口液體,直接吐在地上。我一看不妙,趕忙放下手上的刀叉,但什麼都還來不及拿,她感覺立刻又要吐下一口,我只能雙手併攏彎成一個碗狀去接,她就這樣 嘔~~~ 的咕嚕嚕吐在我手上。全部都是早上喝的奶。

 

喔,那反芻的奶好溫熱啊,但我無暇體會那個餘韻,必須把雙手空出來才能繼續接招,情急之下我把捧著的嘔吐物直接放在距離手約15公分的盤子上,就在那一盤$49的早餐組合的那片火腿上,是的,吐出來的奶變成了淋在火腿上的醬汁。當下完全沒有覺得那有多噁,因為女兒的嘔吐還沒結束,我的手必須立馬去接下一口! 就像小時候論說文的第三段才是重點論述之所在,這第三口才是最powerful的,我兩個手掌毫無畏懼堅定的捧著,但都快裝不下了要溢出來了啊!

 

接完這第三口我稍微冷靜了,內心告訴自己:我要當一個優雅的媽媽!那種出門萬事俱備而且妝都不會花的那種日本媽媽!不要害怕我可以處理好的!  於是我溫柔地跟女兒說:「多多妳怎麼啦?妳還好嗎?怎麼吐了呢?」很明顯的一歲半的女兒一題都不會回答我,我只是在安撫我自己。

 

就在此時,老公拿著咖啡回到座位。我想他看到的是:一個胸前外套上佈滿嘔吐物的小孩、兩手捧著不明液體的老婆、一盤看似正常但另一盤火腿看起來怪怪的早餐,一切跟他剛才離開位子的時候好像差不多但又有那麼些不一樣。這次我回過神了,不再把嘔吐物淋在食物上,但也只能放在餐盤裡,這次只有淹沒刀叉而已,可以再拿乾淨的就好。

 

我繼續在心中為自己打氣:不要情緒失控,會嚇到小孩,她不是故意的,也許她自己也很害怕~ 我溫柔地問:「妳還要吐嗎?」她當然一樣不會回答我,她要吐就是直接再吐出來沒有在預告的。女兒異常冷靜,只是靜靜看著自己吐髒的外套,有一種「這些是什麼」的困惑神情。看來她只是咳嗽過猛不小心吐的,腸胃並沒有不舒服。

 

把嘔吐物都放入餐盤後我的雙手黏答答的還在滴水(其實不是水但就不要多形容好了),我跟老公說:我需要衛生紙擦手耶。桌上僅有的衛生紙已經被老公快手拿去阻擋災情蔓延了,我們要找衛生紙得從包包挖出來。此時,坐在對面的優雅太太默默地遞過來兩張餐巾紙,我完全沒有客氣的餘地,立馬接過來說了謝謝。

 

最後我們把餐盤用衛生紙+濕紙巾擦乾淨,連同嘔吐物都裝進自己帶的塑膠袋裡才去丟掉。是的,我的媽媽包裡其實備有塑膠袋要應付這種狀況,但事發突然完全來不及拿。然後我們把加了奇異醬汁的那盤早餐整盤拿去丟掉了,雖然我只淋在火腿上但還是覺得整盤都被污染了…(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 一加就全毀了呢)

 

本來滿心期待的早餐最後因為過度驚嚇吃得食不知味,吃完之後覺得我非常需要撫慰,於是破戒又去買了肉桂捲,狠狠的吃了半個! 壓驚效果很好! 後來我們還是順利的照計畫逛賣場、買了高腳餐椅帶回家。

 

這也不是第一次小孩生病嘔吐了,但冷不防在公眾場合大量的吐還是第一次,我回想每次面對處理嘔吐的心得,覺得面對這件事應該要有「四不一沒有」的原則。(我到底是哪個年代的人呢,竟然能生出如此老派的政令宣導口號)

 

不驚慌失措 – 嬰幼兒嘔吐是常有的事。吐的當下最重要的應該是確保他呼吸道暢通,讓嘔吐物順利出來。然後必須保持冷靜才能看清楚四周要救的物品是什麼、可以用來防堵災情的又是哪些 (就是什麼東西不能被吐到、什麼東西可以拿來擦的意思啦)。老公曾經在睡夢中被女兒乾嘔的聲音驚醒,然後在第一口嘔吐物湧出前把女兒整隻抄起來放到正確位置跟角度,黑暗中,她的晚餐+睡前奶全部都吐在房間地板上,只有當下蓋的小被子被噴濺到,連睡衣都安然無恙,只要把她嘴巴擦一擦就可以放回去睡了,技術境界之高超令人佩服!

 

不害怕嘔吐物 – 有容器就去接,不然就用自己的手,如果是來不及帶離床鋪,把孩子直立抱緊,讓他吐在自己肩膀/鎖骨那個空間(這樣你只要洗自己的上衣就好)。如果小孩已經在生病,床頭放個盆子、出門帶塑膠袋隨時預備。很怕被嘔吐物噴到自己的結果,就是讓他吐到一堆衣物跟寢具。用手接好像很噁,但自己的手其實是最好清潔的承接物。這不用多說,有洗過一次就會銘記在心。

 

不大呼小叫 – 所有「啊啊啊他吐了啊~ 等一下你不要吐這裡~ 幹幹幹吐到我鞋子了啊~」這一類呼叫都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是要喊出「快把筆電搬走!」這樣的關鍵指令,不然沒什麼好大叫的。小孩吐的當下可能很不舒服,尤其是從睡夢中被驚醒、從鼻孔噴出來之類的狀況。他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大人在旁邊鬼叫可能讓他情緒更害怕,嚇到了就哭、哭了就喘、喘了更會吐。笑笑地跟他說沒關係,好好安撫,他的橫膈膜才會跟著情緒一起冷靜下來。

 

不輕忽回馬槍 – 嘔吐經常是好幾回合的,要冷靜一陣子才能確定這一波結束了。已經接了第一回合的塑膠袋或盆子不要立刻收起來,很可能還有下一波,你要再打開就來不及了。衛生紙如果有限也不要一次梭哈,再來第二波你就沒東西擦了。

 

沒有面子問題 – 人被羞恥感淹沒的時候判斷能力會變差。誰家小孩不嘔吐啊,無論大人小孩都不是故意的啊,覺得尷尬也沒有幫助。我有同事小孩吐在計程車上,因為太慌張所以最後丟給司機500元說不用找了就下車了。事後想想車資是480,等於只多給了20塊啊! 對司機充滿歉疚。吐完盡可能幫忙清理好再走就是了,該付的清潔費就付吧,養孩子這個錢坑有差這一點嗎? 有經驗之後,把心態調整好,能在關鍵時刻當一個優雅的父母能帶來莫大的成就感。

 

對於嘔吐我好像蠻有經驗了,對於屎尿的部分倒是還沒有太慘烈的經驗。如果有什麼心得的話可以再跟大家分享,但希望我永遠都沒什麼好分享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o Wang 的頭像
    Leo Wang

    鑫儒指水

    Leo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