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版勞基法實施後,排班人力需求大增,加上服務業近年缺工問題嚴重,日前有物流業者呼籲政府應儘快開放引進服務業外勞,以解決人力缺口。

 

該業者的訴求是,新法上路後,在法規限制下無法彈性排班,等於要多請一組員工來處理原來的工作量,但人力需求突然大增,企業又請不到人,因此業者呼籲政府正視產業面臨的問題,希望用外勞來補缺口。

 

從商業經營的角度,面對人力不足,除了直接增聘人手之外,還可以選擇縮小企業的營業規模,或是檢討經營模式,將收益無法涵蓋成本的營業項目汰除,亦或是撙節其他項目的開支來因應多出來的人事成本,這些都是可以改進企業獲利體質的具體做法,也是企業主經營面對的課題。

 

然而引進比本國勞工薪資更低的外勞進入本國的就業市場,除了讓那些不合時宜的企業經營有了暫時逃避的藉口外,更是讓那些剝削勞工的企業主有了壓低勞工薪資的依據,此種做法或許對於舒緩部分企業的人力缺口有幫助,但是對於我國勞動市場造成的負面衝擊,卻遠大於正面的效益。

 

況且,若該產業自此倚賴外勞,勞力來源便將仰賴他國勞工進口輸出政策,更加受制於人,豈不飲鴆止渴?

 

面對「有工無人做」的窘境,企業應思考商業模式是否有再精進的空間,況且經商本來就有風險,人力資源也是經商需考量的風險之一,企業理應自負全責。若是罔顧自身該負的責任,一味要求政府開放外勞以降低經營成本,豈不是將自身企業風險轉嫁到整個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