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一個周末的中午,我跟老婆出門去吃午餐,打算來個微約會。在路上,老婆跟我聊到她認識的一個阿姨,阿姨的女兒叫Ann,年紀跟我們差不多。

Ann也生了一個女兒,她的女兒年紀比我們家女兒大一點。Ann在女兒滿一歲之後,請了育嬰假,但是她利用育嬰假的期間去澳洲跟美國進修,上的是有關人權方面的課程,她積極度讓人想到桑德柏格。

9DB9953A-DCFF-4A9B-942B-157FE0E79C6A-14380-00000A976E1E2BD8.jpeg

至於女兒則是留在台灣,星期一到五給保母照顧,周末兩天則是爺爺奶奶跟外公外婆各照顧一天,我想這位爸爸平常應該也無力把女兒帶回家。老婆說,Ann的女兒在這麼漂泊的狀況下,很沒有安全感,而且她看到飛機就會指著飛機說要去找媽媽,她也知道媽媽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雖然他們之前全家有在澳洲一起生活一個月,不過跟小孩的年紀相比,那一個月真的是很短暫。講著講著,老婆說她好難過,都快要哭了,我聽了Ann女兒的故事之後,我也覺得心口一陣緊縮,鼻頭開始酸酸的。

 

我想起我在學生時代有讀到一篇林良寫給他小孩的一封信,我依稀記得林良好像因為工作比較忙碌,所以沒有時間跟小孩好好說話,因此用寫信的方式代替聊天。無獨有偶,之前看電視有看到在一個訪談節目中,黑幼龍好像也因為工作忙碌,所以他也用寫信這個方式來代替跟小孩聊天,有一部分的人主張如果沒有太多時間跟小孩相處的話,那起碼要跟小孩有很高的相處品質。

 

直到自己有了小孩,並且透過老婆的故事認識Ann的女兒之後,我才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目前育兒界所有的理論跟所有的話都是爸媽說了算,沒人問過小孩到底大人該怎麼做才是對他們最適合的照顧方式,當然也沒法問。從Ann的女兒的角度來看,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缺席了一部分,這部分不管之後怎麼彌補,那個缺憾永遠存在。小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跟小孩相處,真的是每天都有新的發現及感動,第一次會站、第一次會走、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講出一句完整的句子,這些錯過了,就沒有了。

 

老婆講完他們的故事之後,問我說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我回她說:"我會把你們都帶去"

 

"就算再辛苦,我也不想跟你們分開",我心中這樣子想,但是我沒有說出來。

 

老婆回說怎麼可能,這時候我又想到另一個故事,應該可以當作「這件事情當然有可能」的證據,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日本媽媽,叫吉田穗波。吉田是一位醫生,有四個小孩,她帶著全家人去哈佛留學,並且拿到學位。她寫了一本書分享她的經驗,雖然她的經驗不能夠百分之百的複製在台灣,不過這件事情起碼有了一個可能性。我想如果一個有四個小孩的媽媽都可以做到帶小孩去留學並且拿到學位的話,那麼我們應該也可以,當然我目前沒打算出國留學就是了。

 

每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每對爸媽有自己的想法,對於人生有自己的輕重緩急,拿我們的價值觀套在別人的家庭上,不過是徒增困擾。家庭跟事業,似乎不一定是互斥的,只是很難找到平衡點,並且要練就一身無視流言蜚語的功力,才有辦法做到,不然光是別人的指指點點,就足以擊垮一個心智力量不強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